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考研 - 考研大纲 - 正文

 
福建师范大学中共党史2011年考研大纲
来源:2exam.com 2010-9-8 【字体:小 大】
福建师范大学中共党史2011年考研大纲

2011年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研究生招生基础课、专业课考试大纲
  专业课考试大纲
  Ⅰ考查目标
  了解和掌握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特别是了解和掌握中国共产党80多年来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而浴血奋斗的历史;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而艰辛付出的历史;以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中共党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5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50分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30分
  改革开放时期35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辨析题     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简答题        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综合题        3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Ⅲ、考查范围
  Ⅰ考查目标
  中共党史专业基础课综合考试涵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中共党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5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辨析题     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简答题        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综合题        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Ⅲ、考查范围
  (一)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党史  
  考查目标
  旧民主主义: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基本矛盾和历史任务;
  2、中国社会如何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
  4、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5、鸦片战争后外国对中国的军事侵略、经济掠夺、政治控制和文化奴役;
  6、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及其失败原因;
  7、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8、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9、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经验教训。
  10、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包括对清末“新政”的评析)
  11、三民主义学说与辛亥革命的意义
  12、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新民主主义: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1919—1949)
  1、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2、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及中国革命运动的深刻关系。
  4、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历史意义
  5、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6、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建立反动专制统治
  7、“工农武装割据”与土地革命的兴起
  8、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意义
  9、遵义会议、红军长征胜利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10、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11、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12、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反侵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13、抗日战争胜利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14、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5、内战爆发和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16、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国民党政府处于全民的包围中
  17、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1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19、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社会主义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1949—1976)
  1、建国初期的中国社会性质
  2、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3、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历史经验)
  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和早期探索的积极开展
  5、十年中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的失误和纠正“左”倾错误中的曲折。
  6、十年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7、“文化大革命”十年的严重曲折与深刻教训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2009)
  1、从真理标准讨论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起步与全面推进
  3、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跨世纪发展
  5、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6、改革开放30年基本成就、经验、意义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考研报名
    考研新闻
    成绩查询
    考研复试
    试题答案
    复试分数线
    考研调剂
    考研录取
    招生简章
    考研大纲
    考研复习
    考研政策
    研究生招生
    模拟试题
    考研院校
    考研专业
    在职考研
    法硕
    同等学力申硕
    博士生
    MBA|MPA
    推免生
    新闻传播硕士
    专业硕士
    考研辅导